上海奉賢國際物流第三方物流還存在哪些問題?
就中國上海而言上海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在起步后的幾年內,盡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績,但與世界發達國家的第三方物流發展水平有一定差距,總體效果尚不明顯。根據美國田納西州大學的一份研究報告,美國大多數企業在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務后,作業成本可降低62%。而目前我國,企業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務以后作業成本只能降低28%。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相對落后,還只停留在某一個層面或某一個環節上,沒有實現從原材料供給到商品銷售整個供應鏈的全程服務,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網絡服務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(一)條塊分割嚴重,企業規模偏小
長期以來,由于受到計劃經濟的影響,我國物流企業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格局,除了新興的外資和民營企業外,大多數第三方物流企業是計劃經濟時期商業、物資、糧食、運輸公司等部門儲運企業轉型而來。條塊分割嚴重,企業缺乏整合,集約化經營優勢不明顯,規模效益難以實現。
二)服務功能不全
大多數上海物流公司和企業只能提供單項或分段的物流服務,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儲存、運輸和城市配送上,相關的包裝、加工、配貨等增值服務不多,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應鏈。據中國倉儲協會2001年初的調查,在采用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企業中,有23%的生產企業和7%的商業企業對第三方的物流服務不滿意
(三)物流觀念落后,自辦物流現象突出
由于對上海物流作為“第三利潤源泉”的錯誤認識和受“大而全”、“小而全”的觀念影響,很多生產或商業企業既怕失去對采購和銷售的控制權,又怕額外利潤被別的企業賺去,都自建物流系統,不愿向外尋求物流服務。中國倉儲協會2001年對2000家企業的調查顯示,第三方物流業務在生產和商業企業所占比重僅為21%和13%。
(四)物流渠道不暢
一方面,經營網絡不合理,有點無網,第三方物流及上海物流公司企業之間、企業與客戶之間缺乏合作,貨源不足,傳統倉儲業、運輸業能力過剩,造成浪費;另一方面,信息技術落后,因特網、條形碼、數據交換技術(EDI)等信息技術未能廣泛應用,物流企業和客戶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資源,沒有結成相互依賴的伙伴關系。
(五)物流人才匱乏,設施落后,管理水平較低
我國物流業還處在起步階段,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尚未跟上,人才缺乏,素質不高;物流設施設備落后、老化,機械化程度不高,不符合客戶特定的要求。
- 上一篇:上海到北京.天津.河北省物流運輸價目表(參考價) 2016/9/23
- 下一篇:奉賢物流談什么是特殊物流? 2016/9/23